強迫癥總是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慣性的思維與行為方式密切相關,如有的人看到高層建筑物時總是忍不住要去數它的樓層,這對于正常人來說或許是非常幼稚和無聊的行為,但對于強迫癥人來說,卻具有別樣的心理意義,其實,在這些想法發生時,當事人的頭腦中也會伴隨產生一些不合理的信念,,而且這些觀念總是與“一定”“必須”“應該”等詞語關聯,那么,強迫癥朋友到底都有哪些比較常見的不合理信念呢?
信念一 我能控制自己的想法
正常情況下,一般人都會認為思維是自己的,我們可以隨意地對它進行控制,但事實上,我們的大腦活動常常處于無意識的狀態中,很多時候思維都是受這種無意識的大腦活動所支配的,而且特別是某些負性的情緒記憶更易被深刻的識記并反復強化,如當你試圖強迫自己忘記一些倒霉的事情的時候,你在潛意識中這種記憶不管不會消除,反而會被強化,導致的結果就是癥狀不僅不會因為自己主觀上的控制想法而減輕,反而會被強化,只有當你忽略它,坦然地接納它的存在的時候,癥狀才能被淡忘甚至消失,所以在強迫癥調節的過程中,很多癥狀都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消失的!
信念二 只有依賴癥狀才能減輕痛苦
對于強迫癥人來說,常常會陷入這樣的怪圈,既排斥癥狀,又依賴癥狀,痛苦既源于癥狀,也去于癥狀,以強迫洗手為例,每次洗手時都會洗到雙方發白,有的甚至洗到皮膚潰亂還無法停止,在外人看來,這近乎是一種自虐的行為,但在強迫癥人眼里,這卻是在“享受”這種行為,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我們可以將強迫癥狀理解為既是病因,也是良藥?;谶@種想法,強迫癥人總是為自己的想法所困擾和折磨,但又無能為力,若要幫助強迫癥人走出這種怪圈,就必須幫助當事人把關注的焦點從癥狀中轉移出來,當當事人開始忽略自己的癥狀時,也就是不再依賴自己的癥狀時,癥狀也會自然減輕甚至消失。
信念三 自己的擔心是有必要的
時時處處都表現出過度的小心謹慎是強迫癥人在行為上的一大特征,如出門前總是要反復檢查水、電、煤氣是否關好;吃飯前總是擔心菜飯是否衛生;睡覺前床鋪是否整潔干凈等,重視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行為本來無可厚非,但如果沉湎其中則會導致個體的焦慮與痛苦,從正常人看來,這是一種近乎自虐的行為,但在強迫癥人眼里,這是每天日程生活中必須完成的“儀式”,否則內心就會感到不安和恐懼,但當事人卻沒有絲毫的察覺,認為這是理所當然,這些偏執的想法和行為在經過數次反復強化后就可能逐漸發展成為強迫癥的來源。
綜上所述,某些不合理的信念也可能成為阻礙強迫癥調節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強迫癥調節的過程中需要對這些非理性的信念進行識別和澄清,才有有助于強迫癥的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