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真正的強迫癥專家,包括神光心理咨詢中心的彭瑞林咨詢師都認為,強迫癥,以及其他的心理障礙的患者需要得到大家的關心和平等看待,因為心理問題與生理疾病一樣,患者很痛苦,并且身不由己,如果一般人不能理解和幫助他們,也請不要用流言和非議造成他們更大的痛苦。
多數人對心理調節的不理解造成了兩種局面,一是患者得不到有效調節,而是中國的心理調節技術得不到發展。上海真正的強迫癥調節專家們呼吁患者建立積極求治的意識,只有想要調節和康復,才能有望獲得康復。
一、強迫癥在診斷時應作出區分
1.應與精神分裂癥做出區分
強迫癥患者常會有一些不切實際的、荒謬的猜想、懷疑,并且似乎不能控制的出現反復在腦中,他們也總是做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行為,因此患者本人,或者他的家人,有時甚至是醫生也會將強迫癥錯誤診斷為精神分裂癥。但強迫癥與精神分裂癥的重要區是,強迫癥患者知道自己在做不必要的時,而且在不斷反抗自己。而精神分裂癥患者不認為自己的思考和行為異常,也沒有痛苦感和求治欲望。
2.應與其他神經官能癥區分
強迫癥患者也具有其他神經癥的癥狀,如焦慮、恐懼、抑郁,甚至誘發其他的神經癥,如強迫癥誘發恐懼癥、強迫癥誘發抑郁癥。強迫癥與其它神經癥的區別在于患者的負面情緒源于強迫和反強迫的矛盾,即患者不想進行癥狀,但不能控制的想去進行癥狀。
強迫癥的調節目前主要有兩種方法:心理調節和藥物調節。
1.心理調節。心理調節也中有多種的流派,有的調節師推崇行為調節,有的調節師推崇森田療法,有的調節師推崇運動療法。那么上海真正的強迫癥調節專家使用哪種調節方法?一般來說,如彭瑞林老師,他所用的調節方法是根據多年的調節經驗總結出來的,是適合中國強迫癥患者的調節方法。真正的調節師不會只使用某一種調節方法,而是將多種方法的優點結合起來,然后再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作出調整。
2.藥物調節。藥物調節是心理調節的輔助方法,目前比較有效的抗強迫癥的藥物也有很多,但使用需要慎重,醫學上發現,一些看似有效的強迫癥藥物,如氯氮平反而會加重癥狀,吃錯藥物會帶來嚴重的后果,而且抗強迫癥的藥物本身副作用比較大,長期吃藥會嚴重損害身體健康,所以必須配合心理調節雙管齊下,這樣才能有望盡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