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迫癥素有“精神癌癥”之稱,可見其調節難度之大,這一切都源于人的本性——趨樂避苦,當強迫癥狀發生時,它帶給我們的是某些不良的個人感受,面對這些負性的情緒體驗,人都會做出某些本能的反應去排斥、對抗或壓抑,由此也就在內心形成了強迫與反強迫兩股力量之間的沖突,并帶來精神上的痛苦?如何才能擺脫這些痛苦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接納。
什么是接納?接納是一種心理狀態,它能包容你的存在,能夠允許它帶給你不良的情緒體驗,能夠接納它給你帶來的精神上的痛苦。當你能完全接納這些的時候,強迫與反強迫的矛盾也就不復存在,強迫癥狀的發生也就無從談起,換句話說也就是你不會再制造新的強迫能量,而原有的那些被壓抑的能量會慢慢得到釋放,但問題是在多數時候在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發生的時候我們還是不能做到“接納”?這源于我們自身還缺乏足夠的定力。
什么是定力?定力就是你能接納負性情緒體驗的能力,就是你能活在當下的能力,你對外部誘惑的抗拒能力,這需要不斷的自我修煉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可能你已經嘗試過很多次似乎也還是沒有見到效果,但并非定力無助于緩解強迫癥狀,而在于我們自身的修煉還不夠,我們自身的定力還不足以完全接納強迫癥狀的存在,那么,如何才能練習自己的定力呢?
目前常見的練習有動中禪的練習、內觀練習、靜心練習等,在這些練習過程中也可以結合做一些催眠練習,但有幾點是需要注意的,一是要明確練習只是一種工具,而不是最終目的,而且也不必拘泥于形式;二是還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所謂平常心就是能放下所有的心理負擔,把好與不好、有無癥狀、失眠與否都能做到平等對待,當你能保持這顆平常心的時候,你的定力就足以對付任何強迫癥狀的發生,所以,強迫癥調節的關鍵就在于你是否能夠接納癥狀的存在,做到“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只是需要我們改變對待強迫癥狀的態度及心理反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