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中,很多人經常問起:怎么鑒定是否有心理問題呢?對此,神光心理彭瑞林老師這樣解答:
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點心理問題,您、我、他,在座的都有,那么肯定有朋友要問,既然我們大家都有心理問題,那為什么我們不接受心理咨詢或是心理調節呢?
嚴格地說,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心理健康,只是相對的健康而已,我們的觀點就是:只要不影響自己或是家人的正常生活或是學習就是正常人。
神光心理彭瑞林老師也強調,心理健康,其實這也是一個很難說清的問題,經常有很多朋友問我,說我把我的情況跟您說一下,或是說我把他的情況跟您說一下,您看看我是不是有心理問題,您看看他是不是有心理問題,或是您教我怎樣鑒定是否有心理問題。
遇到這樣的問題時,作為心理咨詢師,您將會怎么回答來訪者呢?
神光心理彭瑞林老師作了如下回答:是否有心理問題不是我們說了算的。我們對心理困惑或是心理問題的定義是:你的言行影響到自己或是家人的正常學習或是生活,給自己或是家人帶來了困惑或是痛苦,那就是有心理問題,如果您感覺影響不大、不怎么痛苦,那就說明很輕,一般情況自我調節一下就行了,因為這樣的問題不大。
如果對自己或是家人的生活或是學習影響很大、自己或是家人感覺很痛苦,就說明問題很大、很嚴重,那就要接受心理咨詢、心理疏導或是心理調節了。
在這里就不具體地介紹是哪些問題了,無論是親子關系,還是婚戀性,或是各種神經癥,你只要是覺得影響到自己或是家人的學習或是正常生活,那就是心理困惑或是心理問題,那樣就必須接受心理疏導或是心理調節。
怎么鑒定是否有心理問題呢?
神光心理彭瑞林老師認為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是有一些心理問題,但是他能夠接受這個現狀,如:不喜歡跟人交流、喜歡獨處,有人反復洗手、反復洗衣服、反復擦地板或是重復關門等行為。在正常情況下,很多人會把這類行為定為強迫,認為這是心理問題。
但是,他們忽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他本人接受這個現狀,他覺得這就是自己的習慣,他就是太講究衛生了、太愛干凈了,這個行為存在無所謂,他的家人也覺得他這人就是有點怪,有點潔癖,也無所謂。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將之定性為強迫,就應該認為是正常的,因為這種行為不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和學習,如果這個時候,我們將之定性為強迫,去跟他說:你這是心理問題,你要去接受心理咨詢或是心理調節。
那么結果會是什么呢?他聽完您的話后,會看看你,說一句:神經病,你才有問題呢。
神光心理彭瑞林老師總結道:其實沒有一個人心理是真正的健康,只是相對的健康。所以,我們對心理問題的定義就是,只要不影響到自己或是家人的正常生活和學習就是心理正常。
詳情請參閱:http://www.nautinancys.com
神光心理咨詢中心
首席咨詢師 彭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