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詢作為一項專業的助人技能引入中國也有近30年了,心理醫生作為一種職業立法也已經有10年了,特別是近幾年來婚戀心理咨詢越來越成為心理咨詢領域中的“寵兒”其中涉及失戀咨詢、暗戀咨詢、離婚咨詢、再婚咨詢、婚外戀、性心理等多方面的主題,但時至今日,真正了解心理咨詢的人卻并不多,有人將心理咨詢理解為簡單的朋友之間的聊天,也有人將心理醫生的角色“神化”,能夠化腐朽為神奇,也有人將尋求心理咨詢與精神病調節聯系起來,由此也導致了有心理問題的人越多越多,但真正有勇氣尋求專業心理咨詢的人卻并沒有隨之而增加,正如國內某位知名心理咨詢所說,對于求助者而言,從走進咨詢室的那一刻開始,心理咨詢就已經成功了一半,所以為幫助那些有心理困擾的當事人走出心理咨詢的誤區,以一種坦然的心態面對心理咨詢師,有必要澄清有關心理咨詢的幾點基本事實:
首先,心理咨詢的對象不是精神病人,而是針對那些有心理困擾的健康人群,也就是心理咨詢是為大多數健康人群服務的,所以心理咨詢與上醫院看病是有本質區別的。
其次,心理咨詢主要是幫你解決一些來自因內部或外部因素所致的各種情緒困擾及因心理因素所致的各種軀體癥狀,所以心理咨詢師的工作內容就是用心理學的方法和技術幫助來訪者解決心理層面的的問題,如當你為如何處理各種錯綜復雜的各種人際關系而感到苦悶、煩惱或焦慮不安時,及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將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再次,心理咨詢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訪談法,與醫院采用的藥物調節也是有本質山的差異的,在心理咨詢過程咨詢師通過與來訪者之間有效的言語與非言語的溝通和交流,建立和諧的咨訪關系,并引導來訪者運用自身的心理能量解決自身的各種心理問題,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心理咨詢。
當你了解上述一些簡單的心理咨詢的事實后,應該會對心理咨詢有新的認識,其實,在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尋求專業心理咨詢與調節也保持個人身心健康、提升個人生活質量的必然選擇,總之,面對心理咨詢,我們不該采取一種恐懼或回避的心態,而應當將其視為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提升生活品質的必由之路。